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 正文 >

(中国青年网)四川学子探访红色旧址,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时间: 2022-02-14 点击次数:


 

 

    中国青年网甘孜129日电(通讯员 罗雨菁 刘珊珊)1月20日,由13名中共预备党员组成的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红星闪闪队”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泽仁德西同志及先小英同志为响应党和国家呼吁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号召,各自回到家乡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红军长征纪念馆和泸州市合江县烈士陵园,学习与了解红色事迹,传承红色精神。

    2022年是中国开启新篇章的一年,在这特殊历史节点, “红星闪闪队”团队成员们,决定分别回乡探寻自己家乡的红色古迹,挖掘并传承红色精神的深刻内涵。

    当泽仁德西来到乡城红军长征纪念馆,成员首先了解到自从红军红六军团在长征期间为躲避国民党军队包围而到达乡城,至如今70多年来,红军长征过乡城“枪不响、鸡不鸣、狗不叫、麻雀也安宁”的故事,仍在当地广为流传。

    馆场的总环境不大,却藏有两件国家一级文物:红六军团军团长肖克、政委王震和政治部主任张子意为桑披寺题写的“扶助番民、独立解放”红色锦匾和红六军团颁发的“居民出入证”。同时馆内还陈列有红军留下的四幅宣传标语和十八军进藏留下的宣传标语等“红色”文物。

    而在两间国家一级文物中,泽仁德西对红色锦匾印象颇深。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在红军躲避包围的危急时刻,当时定乡(现乡城)的桑披寺僧侣和土头彭措大吉获悉红军正向此处进发的消息后,决定不与红军为敌,并以乡城需要增兵保境安民为由,客气地赶走县长伍进修,迎接了红军的到来。而在此地,红六军团与当地乡城人民和形成了深厚的友谊,并在临行前特向喇嘛寺暨番民赠送红色绸缎锦匾:“扶助番族,独立解放”。

    成员泽仁德西说到:“看着纪念馆里的一件件物件,我仿佛看见红军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累、坚决维护人民的利益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场景,也领会了其创造的长征精神”。

    同日团队成员先小英同志来到了家乡四川省泸州市的合江县烈士陵园。走进烈士陵园内,庄严肃穆的气氛让先小英不由得心生敬畏与憧憬。而作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江县烈士陵园为他和其他参观者们再现了合江革命历史及烈士们的光荣事迹。

    据悉,合江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55年7月。园内安葬有同周恩来、邓小平一道赴法勤工俭学、曾担任四川省临时省委书记的穆青,毛主席亲自批准中央军委授予“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光荣称号之一的李荣昌,以及杨其生(又名杨伟贤)、马保民、孔庆岩等著名烈士。

    而在众多烈士之中,先小英尤其记忆深刻的,是或许不出名,但仍旧在历史中闪耀着革命红色光辉的杨其生同志。在烈士陵园的陈列馆内,先小英了解到了杨其生之所以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原因:他曾在石顶山武装起义中担任游击队队长,随中队长冯剑魂一同率领起义部队转战川黔山区。而在石顶山20多天的战斗之中,杨其生牵制了国民党川黔军队对中央红军的围剿,打乱了蒋介石重点进攻的部署。然而最终在一场持续两个多小时的恶战中,游击队因孤军战斗而失利,杨其生也不幸腹部中弹。可身负重伤的他却要求政委李清泉率部突围,自己只身留下掩护。最终游击队突出敌军包围,杨其生却被敌军杀害,壮烈牺牲。杨其生牺牲后,当地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将他安葬在石顶山,最终在上世纪80年代,杨其生的遗骨被迁入合江烈士陵园。

    先小英认为,杨其生同志用其一生坚决维护党、忠于党,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可。即使在生命垂危之际,也坚决要守护战友们的安危,他百折不挠,勇于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仍然启迪着当今的时代。

    在这两次探寻红色地址实践中,团队成员们学习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红色事迹,领悟到了长征精神、革命精神的伟大性。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身为当代大学生、中共预备党员,社会实践团队“红星闪闪队”在实践活动结束后表示,在将来会继续承担属于他们的历史责任,传承与弘扬党的优秀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上一篇:【媒体聚焦】(红星新闻)315回头看|哈根达斯、好丽友……国际品牌为何频因代可可脂“翻车”

下一篇:(中国青年网)关注青少年“肥胖”高发,让均衡饮食习惯走进社区